近期,因嚮往太平山秀麗風光,二度前往;經朋友提醒,在雲海咖啡館停留的時候,特意尋找掛在館內牆面上李潼先生的新詩,無知便罷,一旦專心切慕,一篇篇,一幅幅,細細的閱讀,又佇立在雲霧繚繞的太平山上,定睛看那一棵棵千年檜木的殘缺,心裏實在又感動又激動,無限感慨,讀完時已是淚眼婆娑。分享李先生的兩首詩,或許你會與我有同感:
〈紅檜群落〉 作者: 李潼
是這樣
我是太平山嶺俊美的林
誰人為山取的太平好名
多半是因我的旺茂同高強
至於我叫紅檜
則是我自己取的
不可與我爭辯(半句也多餘)
在你曾祖的曾祖的曾祖年少時
我已存在千年(你總該承認)
至於太平山的舊名號啥
請莫痴儍詢問
它比我先祖的先祖的先祖
更早存在
李潼先生本名賴西安 兒童文學創作及作詞人,月琴,廟會,散場電影等優美歌曲的作詞人,1953~2004
多美好的文句,多深遠的意境,背後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啊! 而這麼多年,這些詩篇只是靜靜的陪著咖啡館裏鼎沸的人聲,不發一語,似乎沒有人為這些美麗的字句注入生命,若不是經朋友提醒,幾次來往,我也無視於它們的存在。相較於現今在藝文新聞上大聲嚷嚷在追捧的戲劇電影等,總侷限在人際之間的三角關係,婆媳關係,不同性別的愛情等等題材,想想多年前李先生的著作,不免感嘆,我們的下一代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得到什麼觀念? 能有什麼文化涵養?當所聽見看見的都是混亂的,負面的,抑鬱的,能學到什麼? 相反的,若是人們在說的都是有深度認識,有積極意義的,是不是對社會就能有更好的影響?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學子遠足〉 作者: 李潼
該相信
誰人為我留有幾枚種籽
在我傾倒伏地之前
那是雷鳴暗夜 有風 有雨
該相信
誰人為我存蓄幾枚種籽
保留生機與希望
都像眼前這群能說 能笑的孩子
我的種籽呢
孩子們的教師 傳授些什麼
我的種籽
要一塊陽光和雨露充足的坡地
日月是它們的教師 等候已久
一再來詢問
誰人帶走我的幾枚種籽
誠如詩中所寫,該相信誰會為那些發光發熱的年代裏所孕育出來的傲人成果留有幾枚種籽? 孩子們的教師在傳授些什麼? 看看現今的社會,一代過去,似乎有下一代再來,但一代一代,傳承變弱、變少,新的一代只是新,卻沒有比上一代強,沒有留住前人的精華,反而迷失在新的日子裏,看起來以為有新意,殊不知所產生出來的,如同破裂的池子,無法存水。新不該只求異,新該使人向前,向上,更有動力,更能造福人群。
我不是藝術家,更不敢稱是教育家,但只是身為一個母親,跟現在的孩子互動過程中,心裏就越發盼望能竭盡所能的幫助到我們的下一代,因為我深知,在黑暗中(現在豈不就是黑暗的世代?),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引導,才不會跌倒或踩到不該踩的深坑無法自拔,所以我用文字,用正面的說話,也就是用行動,盼望與身在其中的每一位讀者,彼此提醒,彼此鼓勵,運用各樣的智慧,向比我們更高明更賢達的人學習,或是向那些精彩蓬勃的年代學習,使一切都是向上提升的,才有可能改變現今所處這個社會的景況,更引導我們的下一代,將他們的腳引到康莊大道,。
讓我們為下一代留幾枚可用的種籽,為他們種出好樹,好讓所長成出來的一切成為我們下一代的祝福,迎向光,展翅高飛,超越我們,成為最傑出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