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是極具挑戰,也經常面臨生死關頭的一項運動,她人生中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是在吉爾吉斯爬冰壁時墜落冰谷,當場左大腿就已脫臼,隊友見狀出去尋求救援,留下詹喬愉一個人受困在冰封的黑夜裡,整整26小時……,問她會害怕嗎?是不是想著會死在這裡?她卻說:「我沒有想著會不會死,只怕在台灣的媽媽擔心著急,因此當下我想著如何全力幫助自己脫困。」
(女登山家詹喬愉 圖/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臉書粉絲專頁)
年僅33歲、體格嬌小的詹喬愉,是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在她輝煌的紀錄裡,還包括世界上4座8000米的高山。而這一切的起點,就從她大學時就加入了登山社開始。
投入救難隊 承擔危險是「職責」之一
詹喬愉在跟著社團出過幾次團後,漸漸對登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熱情,為了學習更紮實的登山技能,她甚至加入了救難隊。雖然一開始是為了強化技巧,但在一連串的訓練下,她漸漸明白救難的意義:「既然我有登山的專長,更應該要拿我的專長去貢獻社會。」
雖然救難隊已經是一群專業人士,但其實每次出任務仍有風險,在2017年南二子山的救難任務中,當天天候不佳溪水暴漲,好在詹喬愉所在的隊伍人數多、裝備足,順利通過。但不幸地,另一支隊伍則因裝備不足,導致其中一位隊員被大水沖走,經過三番兩次盡力救援,最後仍是撒手人寰,帶給團隊深深的遺憾。
不僅如此,在另一次的雪山搜救任務中,還有一位來自苗栗的消防隊員,摔落溪谷傷勢嚴重,肋骨插進肺部,左手粉碎性骨折,同時氣胸加上血胸,因為路線窒礙難行,搜救隊無法進入,該隊員只能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找到出路。
(女登山家詹喬愉 圖/詹喬愉 – 三條魚Tri Fish臉書粉絲專頁)
不管是登山還是救難,都存在著喪失性命的可能,那難道每個人在踏上這條道路時,都已經做好承受這些風險的準備了嗎?詹喬愉說,他們都知道任務一定會有危險性,所以這是他們「自願」的,不須為此造成社會對立,例如有些人經常責怪面臨山難的人,為了救一個人,總是要出動一大批搜救人員,危險又浪費資源。她希望大家有個認知,不要責怪那些遇難的人,因為每一場搜救,都是救難人員自願的,也是他們的職責,因此任何風險,都是本來就要承擔的。
雖然不要怪罪遇難的人,但詹喬愉也慎重提醒,遇難的人並非自願,但登山客在行程前、行程中,務必審慎評估接下來的每一步,並以生命安全做優先考量,因為每一次的搜救都存在風險。謹慎行動,除了能保護自己不陷入危險,同時也避免讓搜救人員承擔救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