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熟悉王家衛的電影,應該會知道四月天是適合懷念的季節,清明時節雨紛紛,然而,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這句話首先出現在香港作家-劉以鬯的著作<酒徒>中第四章,第一句便是潮濕的記憶,現實像膠水般黏在記憶中。後來才被王家衛導演改編成電影臺詞,廣為人知。
要以「濕度」來表彰記憶其實有點主觀,苦事記憶,往往愴情;樂事記憶,則或暢懷。雨是大地的饋贈,沒有雨水就沒有了萬物,自古以來,雨,似乎跟文人有不解之緣,無論是春雨瀟瀟,秋雨綿綿;又或者是雲愁煙恨,雲散風流,詩人借境抒情,留下文采並茂,意境深遠的佳句。
在大雨洗滌過後,人生峰迴路轉,最終,我們能看到,有人失落,有人開闊,或懷抱著溽濕黏稠的追憶,回味也好,傷感也好,或是要以另一種心境來緬懷過往,這是每位詩人的選擇,也是你我自己的抉擇了。
- 一生心境轉折之雨
<虞美人·聽雨>
宋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首詞的詞牌為虞美人,虞美人: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面楚歌,自知難以突破重圍,便勸所愛虞姬另尋生路,虞姬自刎,血染之地,長出了鮮紅的花朵,後人命名此花為「虞美人」。
為表美人虞姬節烈可嘉,創製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一縷衷腸。「虞美人」因以為名,逐漸演化為詞牌名。
作者蔣捷 :
蔣捷出生陽羨(今江蘇宜興)。宋恭帝鹹淳十年(1274年)進士, 蔣捷生活在宋朝滅亡、蒙古人入侵江南的時期,經歷滄桑變故,其國破家亡之痛苦,都大量呈現在其詩作中,在南宋滅亡後他被迫多次遷徙,生活非常不穩定,元朝多次徵召他為官,不過蔣捷心懷家國之恨,讓他沒有辦法委身新朝
綿綿不斷的細雨這意象,和「無止盡的愁」彷佛相生相倚,在蔣捷詞裡,同是「聽雨」,卻因時間、地域不同、心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從「聽雨」這一獨特意象出發,通過時空跳躍,我們看到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轉折融入其中。
首幕:「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透過「歌樓」、「紅燭」、「羅帳」等…意象交織,我們眼前的已呈現,春風蕩漾的歡暢情懷。青年的蔣捷,中了進士,仕途得意,總是在充滿歡笑的妓藝歌樓上,一派浪漫歡樂的景象,多少人在年少時貪圖享樂,醉生夢死,迷失在紙醉金迷中輕歌曼舞,這時的年少風華,歌樓中偶然聽到窗外雨聲,也僅是為自己的饗宴伴奏之聲,並未多加留意,「昏」字更帶出作者沉醉于霓裳歌遍,腦中一片茫然,少年固然不識愁滋味,這樣短暫的歡愉固然短暫,卻是永恆,更能襯托出後面兩幅畫面之悽愴。
次幕:「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詞人身在「客舟」四周圍繞著「江闊」、「雲低」、「斷雁」、「西風」等蕭瑟景象,宛如一幅壯闊的山水圖,雖大水遼闊,風疾雲低,失群落單的孤雁,形單影隻,照映出詞人,風雨飄搖之中,琉璃轉徙的遭遇。壯年之後,兵連禍結之際,詞人在人生的蒼茫大地上踽踽獨行,四方漂流。
末幕:「而今聽雨」的畫面,我們得以一窺蔣捷的自我處境,「而今」一詞很好的說明了現狀—由回憶拉回現實的空間,增添了對歲月的感悟!
白頭老翁,歷盡了滄桑,年華垂老,孤苦伶仃,寄居于寧靜的僧廬下,聽著瀟瀟的雨聲, 中國文化中,失意之人總想踏入佛門尋求解脫,出世之想往往出自于現世中有無法超脫之傷感,擁抱宗教似乎只是為了求得一時的慰籍,縱使落髮為僧,又有幾人能把紅塵之中的煩憂隔絕在暮鼓晨鐘之外?若是在聽雨時生出煩惱,不妨把自己想成雨中的一滴,宇宙之大,對比自我之渺小,猶如滄海一粟,但身在此鏡中的人們,真能看破迷惘嗎?
壯年愁恨與少年歡樂,已如雨打風吹去。此時此地再聽到點點滴滴的雨聲,卻已麻木地無動於衷了。「悲歡離合總無情」,是一生經歷得出的結論,懷有無限感傷,「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但藉由徹夜聽雨之行徑,側寫出詞人並沒有真正進入超脫沉靜的大徹大悟之境,但經歷跌宕起伏,已備有「欲說還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長者告訴我,年輕時初見蔣捷寫的〈虞美人〉,只覺文藻優美,要到了中年,更能感受詞中的酸甜苦辣,人生的歷程與心境轉折,每個階段都不同,悲歡離合總無情就是人生的真實面貌,體悟這層道理,並不是勸人對人生要悲觀或放棄努力,隨波逐流,反而轉換一種心境,從入世的執著昇華為出世的智慧,人生有太多放不下的事物,讓肩膀變的沉重,倒不如看開,更是一種解脫。
人間的雨百味雜陳,您又如何諦聽?
三幕畫面前後銜接而又相互輝映,藝術性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軌跡,而這正是此詞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獨到之處。
少年不識愁滋味,到了中年,流離的悲涼滄桑,老年時:歷盡離難後,憔悴枯槁一生,悲歡離合誰也無法預測,聽那窗前的秋雨卻仍一無所動,就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吧!